2025年宜宾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解读
近日,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印发《关于做好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》。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总体保持稳定,严格落实“免试就近、公民同招”等国家政策,着力推进招生入学“线上一网通办”,高效办成入学一件事。
一、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对象有哪些?
1.小学:2025年8月31日前(含8月31日)年满6周岁且未取得小学学籍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;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适龄儿童。
2.初中:本市户籍小学毕业生;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小学毕业生。
二、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时间怎么安排的?
1.5月14日-5月16日:各县(区)教育主管部门公布招生入学实施细则。
2.6月3日-6月30日:家长通过手机微信“川教通”微信公众号进行网上报名,按系统提示录入学生相关信息,上传相关证明材料。
3.6月9日-7月7日:各县(区)招生工作审核小组开展网上审核。审核通过后,学校将通过短信、电话、学校官网或“川教通”微信公众号等方式通知家长录取结果。
4.8月31日前:根据学校通知办理入学报到手续。
三、哪些学生可享受政策性照顾?
1.现役军人、烈士、消防救援人员子女: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按属地原则优先安排。
2.高层次人才子女:需提供人才认定文件,由县(区)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协调。
3.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:凭工作证明及相关资料,享受就近就便入学。
4.其他:按相关政策可予以照顾的人员子女,由县(区)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置。
四、随迁子女入学如何保障?
我市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,全面落实“两为主、两纳入,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”政策,即以流入地政府为主、以公办学校为主,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、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,保障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、建筑业从业人员、新就业人员及其他类型的常住人口随迁子女,都能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。
五、残疾儿童如何入学?
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,家长完成网上报名后,由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进行评估并提出教育安置意见,各县(区)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安置意见进行安置。
1.轻度残疾:优先安排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。
2.中重度残疾:安排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。
3.送教上门:对无法到校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,由学校提供送教服务。
六、公办学校如何划片招生?
1.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: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由各县(区)教育主管部门按照“学校划片招生,生源就近入学”的原则,根据生源和学校设置情况划定服务片区范围,确保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。
2.划片提前公布:片区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,对出现学校布局调整、学龄人口变化较大等情况的,应在科学评估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片区范围,并提前向社会公布,深入细致做好宣传解释工作。
3.增加优质学位供给:持续实施扩优提质行动,通过优质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挖潜扩容、城乡一体紧密型办学集团建设、优质学校结对帮扶等举措,增加优质学位供给。
七、民办学校如何招生?
1.招生范围:仅限审批地,严禁跨区域招生。
2.报名方式:通过“川教通”微信公众号或APP线上报名,每位学生限报1所民办学校。
3.录取规则:若报名人数≤招生计划,直接录取;若报名人数>招生计划,实行电脑随机摇号录取。
4.摇号未摇中处理: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,则进入公办学校招生序列统一招生。
八、如何实现招生入学工作的便民服务?
1.精简材料。明晰招生入学工作指引,优化入学流程,精简证明材料和信息采集,对非必要的信息一律不采集。
2.一网通办。所有义务教育招生工作均纳入“四川省基础教育招生升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”,并依托该系统推进区域内户籍、居住证、房产、社保、学籍等入学相关信息互通共享,实现报名、材料审核、录取“线上一网通办”。家长通过微信公众号“川教通”进行网上报名、材料上传和结果查询等。
3.优化线下服务。对于确需线下办理的,各县(区)教育主管部门提前明确入学需要提交的材料内容和具体要求,实现一个清单告知、一套表格填写、一个场所提交,推进线下“只进一道门、只跑一次路”。
九、如何监督招生过程?
1.公开透明:招生政策、学区划分、录取结果通过各县(区)教育主管部门官网、微信公众号、学校公示栏等渠道公开。
2.举报渠道:市、县、校三级畅通咨询、监督、举报渠道。学校咨询、监督、举报渠道由各县(区)教育主管部门公布,市、县两级咨询、监督、举报电话见下表。
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咨询监督举报受理渠道一览表
序号 |
县(区) |
招生咨询电话号码 |
招生监督举报电话 |
1 |
三江新区 |
0831-2108032 |
0831-2108032 |
2 |
翠屏区 |
0831-8205290 0831-8206162 0831-8206160 |
0831-8206162 |
3 |
叙州区 |
0831-6611308 |
0831-6611308 |
4 |
南溪区 |
0831-3329901 0831-3329823 |
0831-3324549 |
5 |
江安县 |
0831-3995526 |
0831-3995520 |
6 |
长宁县 |
0831-4631369 |
0831-4631369 |
7 |
高 县 |
0831-5850667 |
0831-5850722 |
8 |
珙 县 |
0831-4039251 |
0831-4039862 |
9 |
筠连县 |
0831-7288300 0831-7729294 |
0831-7724456 |
10 |
兴文县 |
0831-8822255 |
0831-8833270 |
11 |
屏山县 |
0831-5722271 |
0831-5882898 |
12 |
宜宾市 |
0831-8231341 |
0831-8231341 |
十、家长如何查询招生政策?
线上渠道:关注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、各县(区)教育主管部门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。具体如下。
序号 |
单位 |
微信公众号名称 |
1 |
三江社会事业局 |
宜宾三江新区 临港经开区发布 |
2 |
翠屏区教育和体育局 |
翠屏教育 |
3 |
南溪区教育和体育局 |
学在南溪 |
4 |
叙州区教育和体育局 |
叙州教育 |
5 |
江安县教育和体育局 |
江安教育体育 |
6 |
长宁县教育和体育局 |
长宁发布 |
7 |
高县教育和体育局 |
高州教育 |
8 |
珙县教育和体育局 |
珙县教体 |
9 |
筠连县教育和体育局 |
筠州教育 |
10 |
兴文县教育和体育局 |
兴文教体 |
11 |
屏山县教育和体育局 |
屏山教育 |
12 |
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 |
宜宾教育体育 |
线下渠道:各县(区)教育主管部门设立咨询点,学校提供招生政策解读服务。
十一、2025年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有哪些具体要求?
1.加强组织领导:各县(区)教育主管部门需压实责任,细化配套措施,确保招生工作规范有序。
2.规范招生行为:严格落实教育部“十项严禁”,严禁提前招生、掐尖、设立重点班等违规行为。
3.优化入学流程: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工作统一纳入“四川省基础教育招生升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”,实现一网通办,简化材料审核。
4.强化监督问责:对招生问题频发、情节严重、社会反映强烈的县(区)和学校,严肃追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负责人责任,并根据领导干部问责相关规定,对有关责任人实行问责。
来源: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
联系电话:0831-8231341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晨心助学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